为麻雀平反的生物学家郑作新

郑作新(1906~ ),中国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年11月18日生于福建福州。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27年和1930年分别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历任福建协和

郑作新(1906~  ),中国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年11月18日生于福建福州。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27年和1930年分别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历任福建协和大学系主任兼教务长、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动物学会、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长、国际雉类协会会长等职。他对中国鸟类进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曾发现中国鸟类16个新亚种,撰写了1000多万字的论文和专著。在理论方面提出“低等类型的亚种被排挤到该种分布范围的边缘地区”的观点,从而估测种的起源地,这对生物进化论是有科学意义的补充论证。他还提出以秦岭为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为中外学术界所认同。专著有《中国鸟类分布名录》、《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国经济鸟类志》、《中国鸟类区系纲要》、《中国动物志——鸟纲》第2、4、6、11等卷。《中国鸟类区系纲要》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白鹇的发现郑作新登上了四川省的峨眉山。白鹇!它的头顶仿佛戴着一顶华贵的帽子,红红的冠子后面,披着几绺蓝黑色的羽毛,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腹部的羽毛是蓝黑色的,跟背部和翅膀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棵长长的白色尾羽,使它的身体显得修长而又俊美。
寻找家鸡的祖先原鸡。原鸡,非要远由印度引进呢?他很想把这个问题调查个水落石出。
为麻雀平反麻雀是敌是友,这应该是一个科学问题,但在当时,好像麻雀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
如果人们对“除四害”有“微词”,恐怕最主要的是对当时麻雀的错误态度。
1966年,郑作新正好60岁。正当他以花甲之龄,奋力挥动着翅膀,向更高的科学高峰冲击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日子里,有人胡说什么“鸟类是资产阶级玩赏的对象,社会主义国家如果研究鸟类学,就会变修变色、亡党亡国”,郑作新也被说成是“资产阶级反动权威”,遭受了不应有的冲击,长时期被隔离反省。他呕心沥血写成的巨著《中国鸟类分布名录》也被无理压制,拖延了好几年才得以出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