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的嘴型变化

天鹅的嘴部的式样和颜色特征,就如同人的面相,是天鹅属内种间分类的重要依据。列如可以根据嘴色将大天鹅称之为“黄嘴天鹅”,疣鼻天鹅“红嘴天鹅”,咳声天鹅也可以称之为“黑嘴天鹅”,依此类推,黑颈天鹅可以称之

的嘴部的式样和颜色特征,就如同人的面相,是属内种间分类的重要依据。列如可以根据嘴色将大称之为“黄嘴”,疣鼻“红嘴”,咳声也可以称之为“黑嘴”,依此类推,黑颈可以称之为“兰嘴”。

早在60—70年代,国外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就开始建立短嘴天鹅嘴型档案。所谓嘴型,是指嘴部不同颜色交界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图案和图形。它是北半球天鹅分种的依据,也是野外区分不同种群或家族的显著标志。列如北美的分为东部种群和西部种群,其区别主要是在嘴基眼先的位置是否有黄斑及黄斑的形状、大小的变异上。在英国,短嘴天鹅的嘴型档案建立后,通过微机处理能够准确快速的辨认和长期追踪所研究的对象,比起其他的人工标记的方法这是一种最便捷经济的方法。

在中国关于嘴型的研究资料很少。的嘴型差异不明显,野外远距离的识别非常困难。1992年,中国的鸟类学家马鸣在巴音布鲁克人工饲养的的成鸟和幼鸟的嘴型进行过研究观察:每一个天鹅的嘴型都有不同,尤其在嘴上方“鼻梁”的位置上,不同个体的大天鹅嘴上方中部至前额的黑色与黄色之间形成的图案总会有变化——有的个体直抵前额,有的则断断续续或不抵前额。

嘴型不仅是野外识别、行为追踪的一个区别个体的标志,也是识别判断幼天鹅年龄、亲缘关系的重要标志。对幼天鹅来说,不同家庭的个体会有很大的区别。幼鸟跟成鸟比,其前端的黑斑的比例要比成体小许多,并且远离鼻孔,只有嘴峰长度的三分之一,也不如成鸟那么黑。黑斑边缘的形状各异,有的平齐,有的微凸,有的呈三角状,有的则沿上嘴中脊和两侧延伸形成大小不同的倒挂的锚状黑斑,随着日龄的增大,黑斑逐渐扩大,到55~70日龄,幼鸟嘴部的黑斑已经相当于嘴长五分之二,但仍然不抵鼻孔,到90日龄,最初的轮廓依然没有变。120日龄后(10月中旬),黑斑呈扩散状延伸到鼻孔的位置,但边缘灰而模糊;约150日龄(11月下旬)以后,这时幼鸟的嘴型接近成鸟——边缘界渐渐清晰,灰白色的嘴基也逐渐变成淡黄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