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与史料——吐绶鸡

吐绶,梁代任昉撰述异记曰:“吐绶鸟,其身大如鸐,五色,出巴东山中。毛色可爱,若天晴淑景,即吐绶长一尺,须臾还吞之,阴滞即不吐。”唐代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有如下记载:“鱼复县南山有鸟,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头

吐绶,梁代任昉撰述异记曰:“吐绶鸟,其身大如鸐,五色,出巴东山中。毛色可爱,若天晴淑景,即吐绶长一尺,须臾还吞之,阴滞即不吐。”
唐代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有如下记载:“鱼复县南山有鸟,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头颇似雉。有时吐物长数寸,丹彩彪炳,形色类绶,因名为吐绶鸟。”

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呼之,对于其形态有较详细的叙述,曰:“,出巴峡闽广山中,人多畜玩,大如家鸡,头颊似雉,羽色多黑,杂似黄白圆点如真珠斑,项有嗉囊,内藏肉绶,常时不见,每春夏晴明即向日摆之,顶上先出两翠角二寸许,乃徐舒其颔下之绶,长阔近尺,红碧相间,采色焕烂,踰时悉敛不见,或剖而视之,一无所。”

吐绶异名:功曹 晋代崔豹撰古今注:“吐绶,一名功曹。”

锦囊 古今注:“吐绶,俗谓之锦囊。”

避株 酉阳杂俎:“吐绶鸟,食必蓄嗉,臆前大如斗,虑触其嗉,行每远草木,故一名避株。”

禽经:“颈有彩囊,曰避株。”

禽经注:“避株,雉属。出华岳及盛山中。晴阳则颈出彩色作囊,遇树木则避之,故曰避株。”

绶鸟 宋代陆佃埤雅:“绶鸟,谓之吐绶。咽下有囊,五色彪炳。吐有时,风不吐,雨不吐,有惊惧之虞,亦不吐。”

真珠鸡 埤雅:“绶鸟,亦曰真珠鸡。体有真珠点文。或剖其嗉,不复有绶彩矣。”

鷊 埤雅:“绶鸟,一名鷊。”

吐锦鸡 食物本草:“吐绶,亦谓之吐锦鸡。”

孝鸟 倦游录:“吐绶,此鸟生亦反哺,故谓之孝鸟。”

角雉 吐绶雄鸟头上两眼上方各具一个肉质的角状突起,故俗呼角雉。

哇哇鸡 吐绶鸣声“哇哇”,似小孩啼哭,故有哇哇鸡之名。

星星鸡 吐绶雄鸟发情时,喉下帷状裙扩展起来呈现星星斑,胸、背部羽毛也有星星状斑,故在四川、秦岭等地呼之星星鸡。

吐绶之诗:

杨基诗选句:“暖风晴日融春昼,闲看花阴鸡吐绶。”

吐绶,雄鸟全长60~70公分,头上具冠,两眼上方各具一个肉质角状突起,喉下有帷状肉裾,繁殖期发情时这些肉角和肉裾膨胀竖展起来,形色艷丽。

雌鸟,全长50~58公分。大都为浓淡不同的褐色。脚灰褐色。

在中国分布5种,自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以至华南福建省。有些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鍚金、不丹以及印度北部。红腹吐绶Tragopan temminckii分布于四川西部、陕西、湖北、云南、西藏等地方;黄腹吐绶Tragopan caboti分布于华南一带;其余三者只分布于喜玛拉雅山区。

吐绶

科别:雉科
学名:Tragopan
英文:Tragopans.

【来源】《鸟与史料》【作者】周镇/台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