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燕子 岩燕

英文名CragMartin;EurasianCragMartin;MountainCragMartin野外鉴别特征 体型较沙燕稍大,体长13~17cm。上体灰褐色。颏、喉污白色,胸、腹砂棕色

英文名Crag Martin;Eurasian Crag Martin;Mountain Crag Martin

野外鉴别特征  体型较沙燕稍大,体长13~17cm。上体灰褐色。颏、喉污白色,胸、腹砂棕色。尾短、微凹,除中央和外侧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内翈近端1/3处具白斑。

相似种纯色体型较小,颏、喉不为白色且具黑褐色条纹,仅中央一对尾羽不具白斑。

北京的燕子 岩燕

形态描述  雌雄羽色相似。头顶暗褐色,头的两边、后颈和颈侧、上体,包括尾上覆羽、翅上小覆羽和内侧翅上大覆羽褐灰色。两翅和尾暗褐灰色,尾羽短、微内凹近似方形,除中央一对和最外侧一对尾羽无白斑外,其余尾羽内翻近端部1/3处有一大型白斑。颏、喉和上胸污白色,有的颏、喉具暗褐色或灰色斑点,下胸和腹深棕砂色,两胁、下腹和尾下覆羽暗烟褐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幼鸟上体较暗且具宽的暗棕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具浅黄色羽缘。下体较红棕,颏、喉无褐色斑纹。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中部乌拉尔山和伊克昭盟东南部及赤峰、河北西北部和北部、辽宁西部朝阳和义县及东部庄河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高加索、中亚、阿尔泰、印度、非洲西北部和东北部等地。

食性  岩燕主要在空中飞行捕食,食物主要为昆虫,常见种类有金龟子、蚊、姬蜂、虻、蚁、蝇、甲虫等。

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临近江河、湖泊、沼泽等水域附近的山崖上或岩壁缝隙中。常成对单独营巢,偶尔也见少数对呈松散的群体在一起营巢。每窝产卵3~5枚。

迁徙  岩燕是一种迁徙性鸟类,在我国主要为夏候鸟。每年4月中下旬迁来我国北部和西北地区繁殖,10月末到11月初迁离北方繁殖地。据在的观察和采集,春季多在4月25日和4月26日到达,10月20开始南迁,在兰州最迟11月4日离去。南迁时或多或少成群(郑宝赉等1985)。

种群状态与保护  岩燕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大量捕食蚊、蝇、虻、甲虫等害虫,对农、林、卫生都是很有益的。但岩燕在我国分布不广,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和北部山地,而且种群数量不高。近来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更趋下降,分布地亦日趋缩小,过去曾经记载有分布的地方,现在已很难见到,应加强保护。

文章自《中国鸟类志·下卷 雀形目》(赵正阶编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6月版) P37—38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为您推荐